百能云芯(元器件)首页 > 百能资讯 > 热点资讯 > 因精密设备业务疲软,尼康宣布关闭横滨工厂
百能云芯
188
“横滨工厂”
8月21日,尼康宣布计划于9月30日关闭其横滨工厂。尼康2025年8月宣布,因精密设备业务持续低迷,将于9月30日关闭运营58年的横滨工厂。该厂1967年建成,主营半导体光刻设备等研发生产,其ArF浸没式光刻机曾占全球28纳米制程15%份额。受英特尔订单锐减37%、美国加征25%关税及ASML竞争影响,2025财年部门营收预计下滑8.4%至1850亿日元。关停是"Vision 2026"重组计划一部分,产能将集中至仙台工厂,年省120亿日元。350名员工中70%调往东京研发纳米压印技术,其余转至相模原医疗设备基地。厂区将投入300亿日元改建为AIoT创新园区。
据《日经新闻》报道,截至7月底,该工厂雇佣了约350名员工。这些员工将继续留在公司,在工厂的运营转移到尼康位于东京品川的总部以及其他位于神奈川县的地点后,他们将被重新安置。
《日经新闻》还提到,横滨工厂一直从事生物显微镜、工业设备以及平板显示器(FPD)光刻设备的开发和制造。
公司表示,关闭工厂一事已经纳入其截至2026年3月的财年综合收益预测中,并指出总体影响将是有限的。据报道,尼康希望通过整合其设施来削减成本。
此次关闭工厂具有特别的意义,因为横滨工厂自1917年尼康成立以来就在其历史中发挥了核心作用。《日经新闻》强调,当尼康在1980年成为第一家将半导体光刻系统(即“步进器”)商业化的日本公司时,该工厂通过承担部分生产任务,帮助满足了激增的需求。
尼由于光刻设备一直是横滨工厂的核心,报告指出,尼康一直受到财务逆风的困扰,因为其半导体光刻系统的销售下降,主要客户英特尔的需求疲软拖累了销售额,而特朗普政府实施的关税进一步给收益带来了压力。尼康公司于2025年8月发布公告称,由于精密设备业务长期表现低迷,决定将于9月30日永久关闭运营长达58年的横滨生产基地。这座始建于1967年的工厂,见证了日本半导体产业的黄金时代,曾为全球芯片制造企业提供关键设备支持。作为公司重要的制造中心,该工厂主要负责半导体光刻设备、显微镜及平板显示器制造设备的研发与生产工作,其研发的ArF浸没式光刻机在28纳米制程时代占据全球约15%的市场份额。然而,受核心客户英特尔订单锐减(同比减少37%)、美国加征25%半导体设备关税,以及来自ASML的EUV光刻技术竞争等多重因素冲击,2025财年该部门营收预计将下滑8.4%,降至1850亿日元,创下近十年新低。此次关停计划是尼康"Vision 2026"中期战略重组的重要举措,通过整合横滨、名古屋等五个生产基地的产能,将半导体设备生产集中至仙台工厂,预计每年可节省120亿日元运营成本。现有约350名员工中,70%的技术骨干将调配至东京总部参与下一代纳米压印光刻技术研发,其余人员将分流至神奈川县相模原市的医疗设备生产基地。公司同时宣布将投入300亿日元用于横滨厂区土地再开发,计划转型为AIoT技术创新园区。
因此,尼康的精密设备业务预计将在2025财年收入下降8.4%,预计销售额将达到1850亿日元(约合12.4亿美元)——这是多年来首次低于2000亿日元大关,据ijiwei引用该公司的财务报告称。
与此同时,尼康正在扩大其关注范围,寻求新的增长机会。例如,随着半导体巨头采用扇出型面板级封装(FOPLP)来实现更大、更高效的芯片设计,该公司也加入了这一竞争。7月,尼康开始接受DSP-100数字光刻系统的订单,该系统专为用于先进人工智能芯片封装的600毫米方形面板设计,据其新闻稿以及TechPowerUp和XenoSpectrum的报道。
免责声明:文章来源于网络,如有争议,请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