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能云芯(元器件)首页 > 百能资讯 > 热点资讯 > 蒋尚义回归也无法助中芯国际守住百亿大单
百能云芯
414
“中芯国际今年3月与荷商艾司摩尔(ASML)签约的12亿美元(约334亿元新台币)设备订单,目前离采购期限仅剩不到2个月,至今还没有下文。”
大陆晶圆代工龙头中芯国际持续扩产计划,中芯国际上月底宣布将在深圳兴建12寸晶圆厂,预计每月产能达4万片,最快明年开始量产,位于北京兴建中的12寸晶圆厂,预计2024年量产。不过,中芯国际缺乏足够半导体生产设备,今年3月与荷商艾司摩尔(ASML)签约的12亿美元设备订单,至今也还没有下文,离采购期限仅剩不到2个月。
中芯国际今年3月初公告,与独家供应极紫外光(EUV)曝光设备的ASML签下12亿美元合约,让外界议论纷纷是否为生产先进制程芯片的EUV曝光机,公司说明,这批订单为深紫外光(DUV)曝光机。中芯国际事后说明,这批订单主要是在2020年3月16日至2021年3月2日期间,与ASML签订批量采购协议,购买约12亿美元半导体生产设备。
台积电前营运长蒋尚义担任副董事长去年底回国中芯国际担任副董事长,一度引发中芯国际首席联合执行长梁孟松不满,扬言请辞,让中芯国际高层大地震,最后在时任董事长周子学等高层极力挽留,2人并列董事会成员,让该公司在先进制程以及成熟制程研发上双轨并行。外界也认为,凭借着蒋尚义当年在台积电与ASML合作关系,扩大取得EUV机台的机会,但最终却认为DUV机台,且目前仍未有下文。
由于与ASML的采购协议已经到期,中芯国际在今年2月1日重新签订契约,将原定于2018年1月1日至2020年12月31日期间,延长至2021年12月31日。中芯国际回应,将携手全球产业链伙伴,保证该公司生产连续性及扩产规划不受影响;不过,不确定性依然存在,中芯国际始终坚持依法合规经营,有信心保证公司短期内生产经营不受重大不利影响。
据《南华早报》日前报道,在强劲的需求和新产能推动下,7月大陆芯片产能年增超过41%,达到316亿片,创下单月新高纪录,但在今年2月发布的2020年财报指出,由于失去了重大客户,在先进制程14奈米与成熟制程28奈米的营收较上一季度大幅下降,预估是也受到美国制裁的华为。
报道还引用TrendForce 数据,前10大晶圆代工厂,中芯国际虽排名第5,但第1季度营收仅略高于 11亿美元、季增 12.5%,毛利率22.7%,纯益1.59 亿美元、季减 38.2%,与第一名的台积电的129亿美元营收相差甚大,甚至台湾晶圆二哥联电营收16.5亿美元、毛利率26.5%都更为优秀,加上无法取得EUV机台,根本追赶不上台积电。
不过,报道也提及,中芯国际目前供应350奈米到28奈米制程,基本上就能符合大陆IC设计公司需求,主要是物联网与车用微控制器(MCU)大多为成熟制程芯片,大陆半导体产业若稳扎稳打发展,中芯国际的确是能在大陆半导体自主化进程上,发挥巨大作用。
中芯国际去年9月底遭美方列入出口管制措施清单,与美企进行业务的半导体产品与服务受到大幅管制,并于当年12月遭美国商务部列入实体清单,这些动作也导致中芯国际供应的电源管理IC、驱动管理IC在市场供应大幅受到限制,也让台厂包括联电、世界先进获得转单机会,也加剧疫情后成熟制程供应短缺,甚至在今年扩大成全球芯片荒。
至于中芯国际与ASML先前订购的EUV曝光机,在2019年遭到川普政府出手阻挠,导致中芯国际无法取得EUV机台。当时ASML回应,是为了遵守《瓦圣纳协议》,须等待荷兰政府审核出口许可,才能出货中芯国际。至于中芯国际想要取得的DUV机台,全球晶圆代工龙头台积电,曾透过DUV的193nm浸润式ArF微影生产出第一代的7奈米N7制程,若能顺利取得,对中芯国际是一大助力。